2012/04/25

寫論文的這個過程我開始體會到為何它在研究所生涯中被視為必需.
最近開始在重新寫前面舖陳的東西,
因為範圍越來越清楚,所以開始找只是單純用cube組成的案例或是typology的設計.
然後當寫到某些人的時候才發覺,
"幹,為什麼我當初不知道他."
然後越寫下去才知道不知道的可多勒.

像大五做預鑄的設計,我竟然完全沒有討論到Gropius是在找死嗎?
然後像Ungers或Safdie雖然我覺得沒聽過是情有可原啦,
但還是會覺得其實一些很容易在網上找到的資料竟然就可以隨意的讓它pass by,
光想一想就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在寫的過程中因為案例或理論找的領域相近,
所以開始可以隨心所欲地把其他章節的人事物拉進來攪和,
然後就可以發現某些觀念彼此衝突著,結果又可以順順地的寫一頁.


我想我好像有點懂論文在幹麻了.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