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5

寫論文的這個過程我開始體會到為何它在研究所生涯中被視為必需.
最近開始在重新寫前面舖陳的東西,
因為範圍越來越清楚,所以開始找只是單純用cube組成的案例或是typology的設計.
然後當寫到某些人的時候才發覺,
"幹,為什麼我當初不知道他."
然後越寫下去才知道不知道的可多勒.

像大五做預鑄的設計,我竟然完全沒有討論到Gropius是在找死嗎?
然後像Ungers或Safdie雖然我覺得沒聽過是情有可原啦,
但還是會覺得其實一些很容易在網上找到的資料竟然就可以隨意的讓它pass by,
光想一想就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在寫的過程中因為案例或理論找的領域相近,
所以開始可以隨心所欲地把其他章節的人事物拉進來攪和,
然後就可以發現某些觀念彼此衝突著,結果又可以順順地的寫一頁.


我想我好像有點懂論文在幹麻了. :)

2012/04/19

一直以來我認為很有才華人又正的蔣文迪今天寫了以下一段話,

大家眼中看到我的所謂隨心生活,
其實都是建立在拚命工作而換取的, 那是種等價交換,
只是大家只願意看到/羨慕別人好的一面,
而忽略辛苦的代價,人之常情。


我完全感同身受不能茍同更多,
因為我常聽到"噢,因為你比較有天份"或是"好好噢,你都做完了可以去放假"之類的話,
但有多少人知到當他們在放鬆的時候,
我可是比誰對自己都還要嚴厲,
儘管我可能表現的還是嘻嘻哈哈游刃有餘的樣子.

這絕對不是什麼天份或做事效率的問題,
如果說真有天份或效率這種鬼東西的話,
那我只能說它們是一種可以累積的某種物質,
你越勤快,累積的就越多.

就像同樣是賺一倍錢,
一開始只有1元時只能賺1元,
當你有1000元時你一次就賺了1000元.
這幼稚園的算數就簡單跟你說了當你資本累積的越雄厚,
同樣的報酬率下你得到的反饋就越多.

這道理其實大家都懂,
只是大部分人都對自己狠不下心去做罷了.

:-x

2012/04/12




"Randomness in architecture is a visual translation of
pure mathematical order and thinking which is guided by logic."

by Zaha Hadid

"隨機的建築,是以邏輯漸進的方式將數學公式轉化成建築符號."
1982......那時電腦還在吃大磁片吧?

隨機與任意...不就我論文一開始本來的主題嗎...

-----------------------

Gary翻的比較好,

"亂數對建築方上的意義是一種以邏輯概念為主導,將純粹數學順序及想法視覺化的轉譯."

2012/04/11



雖然非關設計,也不知道在幹麻,
但開始可以開心玩GH的態度轉換很舒服

:)

2012/04/07



另一種方法相對之下就不是那麼地有機,
我還是比較喜歡前一個,
再來就是挑戰看看可不可以一片片分解成單元去組了,
可是好像跟我論文完全沒有關係厚?
 


嘗試把Marc Fornes的form做出來,
以minimal surface下去做,
但面沒有想像中的乾淨,
嘗試另一個方式去做中 :)

2012/04/03

 


所有生產出來的素材只是要找東西兜起來而已,
將1D CA跟昨天才想到的curve漸變結合,
好像1D CA的規則對攤位設計很契合的樣子厚?

主要是curve漸變的這招超簡單的怎麼都沒想到,
這可以大大改善loft出來的結果,
果然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工作營送招出去之後新招就會冒出來了 :))))